这届家长太难当了:摇号我认!但能不能严肃一点?
今年是民办小学和初中全面摇号第一年,很多人在讨论摇号到底公不公平。
我却不想讨论公不公平。
为啥?
因为花生前两年已经上了六小强初中,我又没赶上这举国盛事,大可以理性、平和、超然地挥洒点正能量:
我支持这个政策啊,很好地实现了教育公平,每个孩子都有相同的上名校的几率。何况,可以很好地减轻家长负担,让他们不再为幼升小小升初搞啥劳什子的军备竞赛,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不香吗?!
摇号公不公平这件事,不能光看所谓的大局,也要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感受。
觉得公平的,要么是像我这样不用摇号的,站着不腰疼说几句漂亮话谁不会?要么就是那些平时家长投入不大、孩子学业表现一般、不摇号肯定进不了牛校的家庭,摇号反而给了他们一个惊喜、一个机会,当然也会理性、平和、超然地拥护摇号政策。
还有就是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家长,根本懒得和你讨论公不公平,一巴掌拍出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先抢套学区房兜住娃的底再说——不陪你们玩了,我们上个好点儿的公办总行吧?
但是,那些没学区房的、娃很努力也很牛的家长就不会这么想,他们肯定觉得不公平呀。
觉得不公平的家长就没有大局观了吗?摇号的一根签,落到每个家庭头上都是一座山。
让人背着一座山,又让人直起腰抬起头看大局,额,这要求好像有点高。
我不想讨论公不公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觉得不公平,我就能够不接受吗?
生活已经够辛苦了,做家长还是要现实一点!反正横竖要摇号,觉得不公平只会让我添堵,那么当然是说服自己摇号公平会让我爽多了——
即使摇不中,毕竟牺牲我一个,成全其他娃嘛!我也算为中国教育公平大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了。
升学摇号我认——反正不认也得认,我只剩下一个卑微的愿望,能不能把摇号搞得稍稍严肃一点呢?
比如说这西城区这次摇号,把本来想体现教育公平的大局硬生生地做成了一个大型乌龙娱乐现场。
6月9日下午4时是西城区民办小学的摇号“开奖”时间,最早登陆网页的一拨家长查到的都是“未录取”。
正当他们灰心丧气,哀叹命运不济的时候,突然,群里有家长爆出“只要继续刷网页,就会刷出'录取'”,于是每个家长又鸡血满满的开始重新刷屏,结果呢?真的都刷到了“录取”,只要报名的就全中奖!
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家长们赶紧截屏拍照以留作证据。谁知道到了晚上9点半,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的通知就来了:
但是这时家长还抱着一丝希望,在这么多“假录取”里,有没有可能我收到的是真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啊。
到凌晨2点,摇号的家长陆续收到短信,初录结果另行通知,也就是你刷到结果的都不作数,感情原来这是逗你玩啊。做父母的,没点强大的心脏现在连号都没法摇了。
脑补一下,那些性急的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第一天下午:
妈妈:唉!没中……别灰心,好好努力,小升初还有机会……等等,让我再刷下,啊哈哈哈哈,我们中了大奖了!
娃:欧耶!
第二天一早:
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教育看海淀和西城,海淀比西城好点,摇号还有公证,查询最多是刷不出结果,但是好歹没“骗人”啊。
这次摇号的确不好看,当然——吃瓜群众除外,嗯这大片好看,惊心动魄,有悬念有神转折!
我不想讨论摇号公不公平,我只想摇号严肃点。西城区只有51平方公里、区区几千个学生就搞成这样,双十一天猫淘宝就是几亿人一起上,也不至于把系统搞崩溃啊。
这届家长难当,最难的是,摇号传递的价值观,也很难严肃起来。
为了摇中个好学校,多少北京家长去雍和宫烧香,多少杭州家长去灵隐寺烧香。
结果今年疫情来了,庙都关门了,连香都烧不成了。
不能到庙里烧,就挪到家里烧。
别怪家长迷信,毕竟摇号这件事,在中国文化里属于撞大运、捞偏门。
而且摇号就像扔硬币,在概率上,每一次都是相互独立事件。也就是说,这次你扔出哪一面,和你以前扔的是正面还是反面没任何关系,每次扔,出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各50%。
说到升学摇号上,幼升小你手气不好,不要指望小升初手气会好,反正概率重新计算,电脑是不会照顾你上次没中的。
《钱江晚报》前两天刊登了一个姑娘小洁在杭州买房的故事,现在不是买红盘都要摇号吗,小洁来杭6年看房5年,摇了36次号都没能中签。
更可悲的是,身边和她一起加入摇号大军的,早就一个个买好了房,甚至有人都置换了一套了。妹妹和她摇一样的盘,第7次就中了,同事是第4次,还有个朋友第2次摇号,就排到了第1名。
看到小洁的故事,一方面让我们更科学,你中签的概率和你摇多少次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更迷信,手气这件事因人而异,为啥有的人老能中,而有的人老不中,真的是门玄学呀。
升学摇号也有点像买房摇号,名校就像红盘,中签率都是低的。
以前孩子进了小学,家长还可以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目标下,拆解出一个小目标—— 好好努力,把进好初中作为目标。
但是现在改摇号了,小洁本来每次摇号前还兴致勃勃地去看房,后来就干脆盲摇了——不能中签,看中好房有啥用呢,越喜欢反而越失望,还不如不看。
升学也一样啊,家长没法让孩子把好初中做理想,更不能让孩子为此而努力,要是没手气,学校再好也和我们无关啊。
更要命的是,那些费了大力气鸡娃的家长,娃也很努力,结果没中签,娃来灵魂追问老母亲:
妈妈,为什么我进不了XX中学,隔壁小宝一点儿都不努力,成绩比我差一大截却摇进了?
老母亲:“没办法,摇号这是为了全社会公平啊。小宝手气好,我们运气不好。”
孩子:“那你不是一直和我说,要靠自己努力,不能靠运气嘛?全社会公平,为啥我就不属于全社会呢?”
娃呀,放过你的老妈吧,她实在是太难了。
其实,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真正的公平,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表面的平等,而是教育资源的平衡。
在考虑公平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价值观——到底该鼓励大家追求什么。
看看世界吧,相信努力鼓励努力的民族都在进步,而躺在那里靠福利吃大锅饭的民族都在衰退,具体到每一个个体,也是一样。
既然摇号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家长教育孩子的难度也更大了,就更要提醒家长,别让摇号搞坏了自己的心态,更别让摇号带偏了娃的价值观。
家长还是要帮孩子树立更远大的目标,一个人缺乏奋斗目标,把命运交给运气是非常危险的。要相信功夫不会白费,至少中考和高考还是公平的。家长鸡娃、孩子努力,也不仅仅为了上个好学校,而是为了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还有就是,别把学习当成手段,学习好也不是目的,因为学习本身就让人充实快乐。
比起摇号,学习我是严肃的,有我小时候的练笔为证。
有这觉悟,怎么可能学不好呢? 也大可以笑看摇号了。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长按二维码关注花生地
↓↓↓